人民时评:反的是浪费,关的是权力

 

        将反浪费从一般性党纪政纪提升为党内法规,既有对公与私边界的厘清,也有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制约,还有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理解。


  自去年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以来,转作风取得明显成效。如果说当初人们对此抱持的是一种谨慎乐观,那么近一年来作风建设的持续发力,已让大家感受到延绵不绝的强大后劲。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是给观望者的又一粒定心丸,它再次表明,转作风不是一阵风、反浪费不会走过场。
  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条例》用1265条打造出反浪费的制度之笼,既是对过去反浪费成果和经验的制度化总结,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有力呼应。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反浪费属于道德行为;对党政机关而言,反浪费则是政治行为、法律行为。因此,如果将反浪费仅仅理解为遏制吃喝,明显是看轻了、看浅了、看偏了;将反浪费从一般性党纪政纪提升为党内法规,折射出的是党和国家的治理方向,其中既有对公与私边界的厘清,也有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制约,还有对现代政党和现代国家的深刻理解。
  就此来看,《条例》的一大特点,就是理念引领:坚持从严从简、坚持依法依规、坚持总量控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透明、坚持深化改革,这六个坚持,都指向了两句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围绕六个坚持的制度设计,比如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健全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坚持市场化社会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这些举措,本质上回答的都是如何约束权力的命题,体现的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但什么样的制度真正管用?如果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要反思制度是否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公务接待不得超过四菜一汤,一些地方便发明出新招怪招,每个大菜都含四个小菜,硬是让十六菜一汤化身为四菜一汤。这样的对策提示我们,反腐败不能牛栏关猫,反浪费同样要警惕牛栏关猫。制度细化由是成为《条例》另一鲜明特点。无论是健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还是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都非常细致具体。而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连续用几个凡是杜绝例外,这种不打马虎眼、不笼统模糊的制度设计,必然大大减少钻空子、打擦边球的机会。
  立法是一种决心,执法则是一种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落不到实处,还不如不做。《条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全党动手、全社会动手。比如提出十面监督:民主生活会监督、办公厅(室)督察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既表明了动真碰硬的决心,也是防止破窗效应的关键。擦亮监督的眼珠子,才能盯住政府的钱袋子;监督无死角,惩治不留情,才能真正树立例外即破坏的观念,建立对浪费零容忍的心理,也才能走出中央强调抓一下,强调过后放一下,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的浪费周期律。
  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今天,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反浪费,就是在坚定这样的信念: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有一时之效,更要追求长久之态。党政机关打铁自身硬,就能像毛泽东同志当年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电话:0759-6632201 传真:0759-6632201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