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就业痛点:2025 年毕业生就业之难
(撰稿:李玉|审核:幸理)
为深入了解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 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共同探讨并解决相关就业问题。2025年4月15日下午在科技大楼D205召开2025年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与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林华威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幸理,副院长吴文及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代表参与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人员深入探讨并达成了以下重要共识:
第一,三方协议是保障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权益的关键文件,但许多企业不愿签订两份,配合企业极少。这致使学校统计就业率时难以精准呈现实际情况,对整体就业率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第二,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目前经济与管理学院就业率达 95%,但仍存诸多挑战。吴文副院长表示,由于三方协议实际操作有问题,不能仅以协议盖章判定学生就业状况,需用更客观全面的方式,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实情。
第三,在就业工作的改进措施方面,幸理院长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建议。他主张建立完善的就业生档案,并开发专门的就业软件系统,以便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能够更高效地存档数据,同时加强毕业生与母校之间的联系。
会议最后,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林华威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单凭一个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三个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提升就业率。在关注就业数据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就业发展,及时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助力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为解决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 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也为后续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