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23级机电及数控专业校外实践教学项目正式启航
打造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教学,不仅能有效弥补校内资源不足,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企业储备人才,实现多赢。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确保2023级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安全有序开展实践教学,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制定本校外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本次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掌握专业技能,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企业输送适用人才。
动员先行:明确目标,筑牢安全防线

2025年8月31日16:30,学校实践培训中心联合智能制造学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实践教学动员大会。校实训中心王达斌主任、智能制造学院领导李忠院长、杨根喜副院长、专业教师及23级两个专业全体学生参加。
会上,实训中心王主任强调了实践教学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更是技能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能力。智能制造学院专业负责人张慧琼详细介绍了实践内容,包括数控设备操作、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等核心模块,并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
辅导员崔伟弟强调"安全第一"原则,从基地出入管理、设备操作规范、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全面讲解,明确了行为准则。现场还设置互动提问环节,为实践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整装出发:奔赴基地,保障服务到位

2025年9月2日9:30,智能制造学院2023级四百余名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携带行李有序集合于学校广场。简短点名与行程叮嘱后,车队依次出发,奔赴东莞南园基地。
下午17:30,全体师生顺利抵达。实践教学团队立即与基地负责人对接,组织办理入住并检查宿舍设施,确保床铺、水电、卫浴等正常使用。
随后,校企双方召开协调会,就饮食安排、通勤路线、实践场地分配等问题深入沟通,现场解决学生提出的饮食口味、住宿环境等需求,全力保障学生食住安全与舒适。
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表示:"学校和基地的准备工作特别周到,让我们能安心投入实践学习,期待在这里学有所获,提升专业技能。"
结语
此次实践教学项目的正式启航,是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与东莞南园基地紧密协作,依托产业资源与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教学体验,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为企业输送优质人力资源,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双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