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2024年,经济下行、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的萎缩也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 ”“保就业 ”的决策部署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及文件精神,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就业创业工作校院两级“一把手 ”工程,统筹做好就业育人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1、落实“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校长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校主导、部门主抓、学院主责、全员参与”的四级全员抓就业工作体系。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就业工作,科学分析面就业岗位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严峻形势,按照“早谋划、早部署、早指导、早发力”的工作方针,深化工作协同机制,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就业育人工作体系。

2、抓实就业工作责任制。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认真履行就业工作“一把手” 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学校主导、部门主抓、学院主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打造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

3、做实就业统计上报工作。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做实做好就业率统计上报工作,并加强就业状况分析研判和就业服务与指导,全力推动我校2024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保质保量精准抓服务

     1、“保质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更新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提升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签约率。

2、多措并举“保长远”。深化校政企合作,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以“就业百大行动”为契机,依托“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就业岗位共享机制,引导学生多渠道就业,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就业;积极拓展政策性就业岗位、设置科研助理等,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同时充分利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

3、精准服务“保增长”。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 在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创新创业开辟“绿色 通道”。综合运用政府支持、校友资源以及创投、社会公益等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运营、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三、精准帮扶促就业,抓提质增效

1、聚焦重点帮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就业困难家庭、残疾人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各学院建立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掌握未落实就业去向重点群体毕业生思想动态、择业诉求和 实际困难, 按照“一人一档一策一导师”的原则开展一对一的重点帮扶,为家庭经济 困难毕业生的提供一定的经济帮扶,努力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就业工作目标。院长在会议也多次强调,要精准到学生家里考察帮扶的,要不遗余力,不嫌麻烦,需要资金支持的,学院领导会尽全力去帮忙争取调度。

同时要求院系原则上每两周至少要召开一次专题工作总结会议,汇报对未就业毕业生特别是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进展,并及时将帮扶未就业毕业生成功就业的老师的工作经验分享推广学习。

 

四、积极开展线下、线上网络招聘。 

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发挥了主体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要求,我校积极举行2024届毕业生招聘活动,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参加宣讲,累计参会单位达到150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500个,同时积极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推送相关就业岗位,累计为毕业生推送岗位超过2000个。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我校2024年拿出了将近20个招聘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就业,积极参与解决我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报考公务员,深入到基层岗位。

就业中心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心部门,学院领导要求就业中心要时刻关注国家、省就业部门的就业政策、就业招聘信息的发布情况,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开展的相关网络招聘活动。对接好辅导员、院系老师,解答各项就业政策,保证及时有效将相关信息转发至毕业生手上。同时,每周一向各院系通报我校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好就业平台的推广使用、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审核,并组织做好相关毕业生的求职答疑、求职创业补贴发放、电子就业协议审核、档案改派派遣等服务工作。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招聘会、宣讲会的举行为我院2024毕业生增开了一条就业通道,需求的专业岗位增多,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电话:0759—6636078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