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与心理活动

一、心理学(PsychoIogy)的定义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lnghaus)曾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这是因为几乎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开始关心并积极地探讨自身的心理问题,如远古时代的人们就认为心理是灵魂活动的结果;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nstortIe)专门著有《灵魂论》来讨论灵魂与生命肉体的关系;而在我国,战国时期的苟子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范续更明确地提出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的观点。尽管这些探讨以及后来的研究大多属于思辩与经验描述的性质,但也都为近代心理学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与资料。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探讨都是在哲学之中进行的,直到I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只有I20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间年轻且又在蓬勃发展的科学。

任何一间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动物及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所以说心理学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不仅人有,其他动物也有。如蚂蚁能感觉到我们人所看不到的紫外线;狗有敏锐的嗅觉并能辨认主人与陌生人;猩猩可以通过"顿悟"解决使用工具取食的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比动物的心理更加复杂,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在本书中,我们只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二 心理活动的定义及分类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MentaIphenOmena),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消失的动力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起于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在脑中产生感觉,脑将多种感觉综合并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知觉,再通过记忆、思维、联想、想象,借助语言并伴随注意来完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活动中,总是带着一定的态度:喜爱、厌恶、高兴、烦恼、愤怒、恐惧、悲伤等等,这便是情绪过程。人在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总是有目的的,在确定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必然要克服困难,这就需要意志。认识、情绪和意志是跃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是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识是情绪和意志的前提,意志对认识和情绪又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

人不但有各种心理过程,而且在进行实际活动中还会表现出各自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形成个性心理差异,也就是人格。它包括两个方面: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人格特征是指先天遗传、稳定不易变化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人格特征。人的能力有差异。表现在一般能力(智力)上,有人聪明·有人愚笨;表现在特殊能力上,有人具有音乐才能,有人具有文学创作才能。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有人性情急躁,有人安静沉稳;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沉默迟缓·这体现了各人气质的不同。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有人勤劳,有人懒惰;有人谦"虚,有人骄傲;有人勇敢,有人胆怯,这体现了各人性格的不同。人格倾向是后天习得,随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如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需要、动机、兴趣,它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向,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其中世界观在人格倾向诸成分之中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人的总的意识倾向。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倾向。

心理过程和人格是密切联系着的,并互相制约。人格通过心理过程而形成和发展。一个人认识了客观事物之后,就会为之努力,他的能力、气质、性格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同时人格又控制着心理过程。如能力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性格不同的人情绪表现也不@@样,勤奋L责任心强的人常有坚强的意志。这两个部分溉有区别而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尽管是人人具有并为大家所熟悉的,但是对它酌实质却有各种说法。例如,有人把心理看成是虚无缀纱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的结果;有人庸俗地认为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理由是人的情绪平静时心脏跳动正常,情绪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以上种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即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动物进化看

动物在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d有了心理机能;而且随着进化,动物愈高等,脑的结构愈是复杂化,心理活动亦相应愈发展和复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并相互作用的,而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就是反映(RefIection)。如铁受潮湿会生锈;树枝在沙土中划过会留下沟纹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是属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

无生命物质经过若干亿年的发展变化才出现有生命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阶段,出现了新的反映形式----感应性,即生物体接受刺激后发生变化的能力,如植物的向阳性等,但这还不是心理。随着生物的迸化,到了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阶段(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才有新的反映形式----感受性。随着它们的进化,其组成部分逐步分化,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器官。同时运动器官逐步形成并完善,神经系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才随着发生(
嗅觉、触觉、视觉等)
    
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背部神经管前端扩大而成为脑。脊髓和脑构成了脊椎动物特有的中枢神经系统。由于神经系统的发展,脊椎动物酌心理也发展到更高一级阶段---」知觉阶段。实验证明,大白鼠可以辨别等边三角形和圆形,还能够进行各种迷津学习;狗能够根据声音、衣服的气味认出它的主人;鱼能凭嗅、味、触、视、听觉,对事物进行综合反映。尽管如此,它们的心理只属于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又进化到哺乳动物。当哺乳动物演化到灵长类的类人猿时,就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思维萌芽阶段。类人猿的脑部结构接近现在的人脑,其视觉、触觉、运动觉特别发达,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事物的整体,而且还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如黑猩猩能把大小不同的木箱叠在一起,取到悬在高处的食物。
    
总之,只有身体结构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等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层次,才能产生各种心理现象;不然,只能停留在最低级的感觉阶段。
     (
)从个体发育看
    
随着脑的发育和复杂化,心理也相应发展。人在出生时,虽然已经具备了人所特有的解剖生理机制,为以后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还没有成熟。只是随着脑的发育成熟,心理活动才丰富起来。如脑的重量变化,新生儿为890,八、九个月的乳儿为660,两三岁的婴儿为900I011,六、七岁的幼儿为1280,九岁的小学儿童为I350,十二、三岁的少年脑的平均重量已经和成人差不多了,达到I400。随着脑的重量的增加,人的心理也由最初的听觉、视觉发展起来,逐渐产生了知觉和表象,后来又产生了言语和思维。无脑畸形儿生来就不具有正常的脑髓。因而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脑先天发育不健全对人的心理的发生与正常发展的阻碍作用。
     (
)脑的生理研究证明
    
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和脑的一定部位有关。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PenfIeId)在做脑手术时,使用微电极通以适当电流刺激病人有关脑区。因病人是局部麻醉,所以可以报告在受到刺激后的体验,结果证明了皮层感觉区的存在。如躯体感觉区定位于顶叶靠近中央沟的部位,当刺激此区的的特殊点时,病人报告在其对侧体躯的某处有刺痛感觉;视觉定位于枕叶后端,刺激此区,病人报告有生动的视觉体验,但很少有形状和意义,只是闪光、无形状的颜色、条纹;听觉定位在颞叶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刺激此区,病人听到的是无意义的声音,如卡嗒卡嗒等;记忆定位于海马、颞叶、额叶等部位;意志、人格定位在额叶等部位。尤其是近几十年临床上对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功能的研究充分说明,心理是脑的产物,是脑的机能,离开脑这一物质基础,任何心理现象都不会发生。
     (
)临床观察发现
    
任何脑部位的损伤,在其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发现了脑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如当人或动物的头部受到创伤时,精神活动也遭到破坏,出现不正常现象。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在临床观察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186I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首先发现了大脑左半球额下回损伤,使人失去说话能力,并将该病症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大脑额中回后部损伤导致"失写症";脑颞上回后部损伤导致"感觉失语症",即引起言语聋;大脑角回损伤导致"失读症",即看不懂文字。作为联合区的一个主要部位-额叶区受到损坏的病人可以保持视觉、言语和书写能力,但在解答算术题时就不会分析题或发现自己的错误。甚至在性格上变得不能自制,烦燥不安。这些都说明,心理机能是直接依赖于脑的。
    
以上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脑不能独立产生心理·必须在客观事物作用于它时,才能实现反映机能,产生心理。
     (
)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客观现实租互作用产生和发展的
    
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是不可能有心理活动的。如I920年印度人辛格一次在狼窝里发现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很快死去了。大的约8岁,取名为卡玛拉。卡玛拉返回人间时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不会用手吃饭、喝水。地害怕强光,夜间视觉敏锐,每天夜里象狼一样嚎叫,拒绝穿衣服及盖毯子。经过辛格的照料和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六个单词,六年会走,七年学会了45个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喝水,到I7岁临死时只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尽管卡玛拉有人脑这一物质基础;但她长期生活在狼群里,失去了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中劳动及与人交际的机会,因此就不会有人的正常心理功能。
    (
)心理活动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I
、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
    
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脑的机能在于反映客观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主的映象。现实中有老虎,脑中才有老虎的映象;现实中有牡丹花,脑中才有牡丹花的映象。实质上,人的情感、兴趣、信念、能力、性格等等,也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
    
人不仅能对现实的事物作出反映,还能够反映过去的事物,如记起中学时代的同学的形象,想起第一次郊游的情景;另外还能在买脑中创造出自己没有经历过或世界上不曾存在过的东西的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作者通过构思,把现实中的人和猴、猪的主要特征结合起来而创造的,虽然荒诞离奇,但都取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映。
     2·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大不是像镜子或照像机那样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人们己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和当前心理状态等在反映事物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反映,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特点,形成人们间的个别差异。例如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其次,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支配和调节作用。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鳖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人不像动物那样消极被动地去适应环境,仅仅满足生物本能的需要。人能在知识、经验、需要、动机、愿望的推动下,按照计划和方案,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第三节   认识过程
    
认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人通过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联想、注意和语言来认识世界,称为认识过程。
   
一、感觉、知觉及其特征
     (
)感觉
     1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脑申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嗅觉只反映苹果的香味,视觉只反映苹果的颜色,味觉只反映苹果的甜味,触觉只反映苹果的光滑和软硬等。感觉在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
、感觉的种类
    
感觉分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大类。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温度觉、触觉、痛觉)
     3
、感觉的基本特征
     (I)
感受性和感觉限
    
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它是以感觉阀限的大小来度量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任何刺激都可以引起感觉。例如我们听不到远处低低的说话声,也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的重量。因此,我们把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阀限,对绝对感觉阐限的感受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呈反比关系·即感觉阂限越小,感受性越高;感觉阀限越大,感受性越低。刺激物的强度发生微小变化时,一般不会引起感觉的变化,而刚刚能够引起差别的最小刺激量叫差别感觉阅限,对差别感觉闽限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二者也呈反比关系。
     (2)
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适应既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人的多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只是有的表现不明显,如听觉与痛觉;有的适应表现明显,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另外,明适应和暗适应是视觉的适应现象,由明处到暗处的适应称为暗适应,由暗处到明处的适应称为明适应。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的变化。它可以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如"月明星稀",这是同时对地吃糖后再吃苹果,就觉得苹果酸,这是先后对比。另外还可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主要表现为: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如"望梅止渴";2,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如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发达;3·联觉,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如红、橙、黄等颜色引起人温暖的感觉。
     (4)
感受性的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例如印染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黑色,而普通人只能分辨出34种黑色,说明人的感受性有很大的潜力。
      (
)知觉
       1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脑对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例如:苹果具有色、香、味、软硬等属性,当它们分别作用于人的视、嗅、味、触等感觉器官时,人脑不仅反映苹果的这些个别属性。,而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还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的反映,这就是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在认识事物时,各种感觉器,常常是同时活动的,很少有单纯的感觉孤立地存在,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诀事物,因此人们常把二者联在一起,
称为感知。
     2
、知觉的种类
     (1)
根据知觉中何种感觉起主导作用,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
     (2)
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事物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远近知觉、方位知觉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运动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一种感知时间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的复杂知觉。例如看太阳升降知一天,月亮盈亏知一月,四季自然变化知亡年。另外,人的心跳、呼吸等可起自动计时器的作用,这是人体"生物钟",是体内各种活动具有明显周期性的表现。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它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产生运动知觉。
     3
、知觉的基本特征
     (1)
知觉的选择性
    
人只对于自己有意义的外来刺激产生注意,然后有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加工,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凡在一瞬间被清晰感知的客观事物叫知觉对象,而同时比较模糊或不被感知的事物成为衬托知觉对象的背景。知觉中的对象和背景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可以互相转换,见图(2-1)。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主观因素如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等;客观因素如刺激物的变化、对比、运动等。
     (2)
知觉的整体性
    
指知觉能统一地、整体地反映事物的各种属性的特性。如图(2--2)中,A尽管有一个缺口,但我们会把它看成是一个圆形,把B看作是三角形,把C看作是正方形。所以说知觉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事物之间的一定关系的反映。
     (3)
知觉的理解性
    
指人脑对事物加工处理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进行反映的特性。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觉便越深刻、精确和迅速。如面对同一个病人,医生比一般人的观察要细致、全面;同样是听学术报告,专家比其他人更容易理解。
     (4)
知觉的恒常性
    
指在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很明显,分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等。另外,味觉、嗅觉等也有恒常性。上述恒常性的产生都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如(2-3)中知觉对桶大小的恒常性。
     (
)感知异常
    
感知异常在临床上颇为多见,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器质性障碍所致感知异常  这可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受器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发生障碍导致感知异常,如先天视网膜色素变性所致色盲或后天视网膜病变所致失明等;二是感觉神经发生病变或受周围组织病变压迫,致使感觉信息的传导受阻,从而导致感知异常;三是感觉中枢发生病变或受到伤害,因而导致感知异常,如皮质聋、皮质盲等。
     2
、错觉(iHusion)错觉顾名思义是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依据错觉发生的原因可把错觉分为如下三类:一是感受性错觉,如视力差的人身着错,耳聋的人易听错等;二是情绪性错觉,如"草木皆兵";三是想象性错觉,如"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各感觉系统都可出现错觉,如错视、错听、错嗅、错触等。通过验证可纠证的错觉是正常现象,不可纠正的是病理现象。
     3
、幻觉(hallucination)认识错误的另一种形式是幻觉。它与错觉不同的是在无现实客观刺激于感觉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正常人在意识模糊时可出现幻觉(加入睡时幻觉),在某些药物(致幻剂)作用下也可出现幻觉。有一些精神病人不在入睡时或致幻剂作用时也可出现幻觉。
     4
、感知综合障碍  指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对其某一属性如形状、大小、远近或时间快慢等产生歪曲的感知。它与错觉不同,因为错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本质彻底歪曲,如在黑暗中错把木桩看成了人。而感知综合障碍则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本质并没有歪曲的感知,只是对其某些属性发生了歪曲的感知。例如,把平整的马路看成凸凹不平,把正常的桌面看成拉长了一个角,或是感到自己的脑袋小了、胳臂长了等等。这种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病的患者
    
二、学习、记忆及其机理
     (
)学习
     1
、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不能把个体的一切行为变化都称为学习,如疲劳、感觉适应、生病、生理成熟等虽然引起人的行为变化,但不是通过练习而产生的,就不能称为学习。研究学习规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对于学习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个体行为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规律,同时对身心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对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矫正均有指导意义。另外,学习有关知识理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
、学习的类型
    
对疾病发生、症状产生和心理治疗关系最大的学习类型有联系学司、认知学习和复杂学习三种类型。
     (I)
联系学习(association  learning)。联系学习是指机体与外界事物间建立新的联系,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可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conditioned@reflex)是俄国心理学家此籽洛夫(nAB"0B·I923)提出。狗进食时会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刺激,狗不会分泌唾液,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但如每次在狗进食前给予铃声刺激,然后再给食物,这样多次训练以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是形成这种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强化是指条件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食物)在时间上的相结合过程。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放弃非条件刺激,即不给强化,那么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称为消退。掌握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的规律,有助于理解行为的产生和变化。
    
操作条件反射(operateconditionedreflex)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B·FI953:提出。他设计了一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装置,将一只饥饿的老鼠放入箱内,老鼠在箱内乱窜乱跳,当它偶然压下箱内杠杆时,就得到一粒食物。经过多次的重复经历,再把老鼠放入箱内。它就会主动压杠杆来获取食物,这样操作性条件反射就形成了。在这个实验中,食物作为奖励与操作(压杠杆)在时间上的结合,成为正强化;如果同样的实验申,只是使老鼠在压杠杆时给予电击,那么它将不再压杠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这便是消退,则电击惩罚与操作(压杠杆)的结合成为负强化。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也是强化,但斯氏强化的定义已和巴氏强化的定义不同。斯氏强化是指强化物(食物或电击)对某一操作行为(压杠杆)的反馈作用或两者的结合。凡强化物对操作行为起正反馈或增加作用称正强化;反之,称负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说明,人的某些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和身心疾病可以通过强化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而消除。
     (2)
认知学习(cognitive  learning)。认知论学者认为,学习是掌握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是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它的性质是突然的诚悟、例如苛勒(W.KObIeU的顿悟实验(insightexperiment):当猩猩发现悬挂的香蕉与箱子之间的关系后,它可立即去搬弄箱子,将箱子放在香蕉的下边,然后攀上箱子取下香蕉,这说明猩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认知参与到学习中。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产生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障碍,就因为人们对外界环境歪曲错误的认知。而要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治疗心理障碍,就必须矫正其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合理的信念。
     (3)
复杂学习(complicatedlearning)。人类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比联系学习和认知学习等简单学习复杂得多,比如弹琴、操作电脑,以及对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按照刺激一反映理论,也可以把复杂学习看成是具有条件反射特点的动力定型。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复杂学习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即初期较快平台状态再次提高。
     (
)记忆
     1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指对过去已感知的事物及思考过的问题的印象仍保留在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的心理过程。记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如果离开记忆,将永远重复地去感知已经感知过的事物,那么将会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
     2·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具体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以及问题解决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亿,是以个体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亿。
    
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I)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象仍然持续一瞬间才消失的记忆,其信息保持的时间约为0·252秒之间。
     (2)
短时记忆指一次经验之后,能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3)
长时记忆指从I分钟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3
、记忆过程的规律
   
记忆过程的规律是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
     (1)
识记(memorization)。识记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系统。根据识记时有无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预先没想记忆的内容却在头脑中留下了痕迹。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有意识记是有目的、有计划并有意努力参加的识记。根据对学习材料是否理解,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依据材料的外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比无意识记与机械识记的效果好。
     (2)
保持(retention)和遗忘(forgetness)。保持是指对学习过的事物在脑中保留一定时间。保持的过程并不是把识记过的事物一成不变地在头脑中保留着,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识记内容的质和量都在发生着变化。
    
遗忘是指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再提取时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记亿痕迹的自然衰退和干扰所造成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并画出了一条曲线来说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这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见图2-4)。针对这一规律,为了保持记忆,应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3)
再认(recognition)和回忆(recall)
再认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仍能识别出来;回忆是指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能够重新在脑中出现映象的过程。再认和回忆都是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形式,只是再认比回忆简单。一般来说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能回忆的就一定能再认。
     (
)学习和记忆的机理
    
关于学习、记忆的生理机制,很早就有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出了相应的理论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I973年英国的布利斯(Bliss)等人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突触传递效能改变的现象----突触传递效能增强,这种增强现象可持续I0个小时以上。他们把这种长时程的突触传递效能改变的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电位(LTP)",这一学习和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在I978年时得到了美国的麦克诺顿(MC·Naughton)等人的支持。
    
另外,通过实验观察,人们发现突触的结构在长时程记忆过程申有所改变,即脑中记忆的巩固是由于突触本身的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而非依靠神经系统的持续活动来实现的。同时还认为,长时记忆过程中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也可能发生持久性变化。这一"突触可塑性学说"是学习和记忆产生的生理机制的又一观点。
    
目前,有关学习、记忆机理的研究在突触可塑性学说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即N0调控学说。前面已证明,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LTP)是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现又证明N0LTP产生的关健。其过程为:记忆信息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乙酰胆碱→Ca++内流→N0合成酶活性增强,使精氨酸和02合成瓜氨酸并生成N0→LTP→CGMP↑→RNA蛋白质分子合成突触可塑性变化长时记忆
    
三、思维
      (
)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所谓间接的反映,是指不通过感觉器官而是以其它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例如医生可以根据体温、验血结果、心电图和病人自述作出疾病及预后的诊断;又如俗语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都是借助其它中介事物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所谓概括的反映是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联系的反映。一方面表现在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如我们通过感知觉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笔(铅笔、钢笔、元珠笔、毛笔等),又通过思维把所有笔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即都是书写工具;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如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幽门梗阻病人,右上腹就有拍水音。以上通过概括,就能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扩大认识的范围,提高认识水平。无论是进行间接的反映还是概括的反映,都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在反复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
     (
)思维的过程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思维过程实现的。思维的过程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过程。分析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与属性联合为一个整体;比较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过程;抽象是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过程;概括是把从部分事物中抽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其他事物中去的过程;具体化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用到具体对象上去的过程。在思维活动中,以上各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合理地组织和运用各种思维过程是顺利完成思维任务的保证。
     (
)思维的种类
     1
、根据任务的性质与解决任务的方式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I)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动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如修表工人在修表过程中常要运用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3岁前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2)
具体形象思维。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而进行思维。如画家在绘画过程中要运用具体形象思维,其他如服装设计、艺术创作等也经常运用。它是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
     (3)
抽象逻辑思维。是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如研究心理发展规律、探讨社会发展动力都是依靠抽象逻辑思维。
     2
、根据思维的探索方向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I)
求同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如解答考试中的单选题等。
     (2)
求异思维。是依据提供的信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找出多种答案的思维。如一块砖有哪些用途。
     3
、按思维的主动性程度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I)
常规思维。用通常人们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其创新成分少,如根据书上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创造思维。人们用新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数学家高斯10岁时,以(1+I00)X(I00÷2)的方式计算出了I+2+3+4+……+99+I00的结果。
    
四、想象
     (
)想象的定义
    
人在感知事物以后,会在大脑中留下这些事物的形象,这种保留在人脑中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表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智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想象不仅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中十分重要,也是科学研究、文学、艺术等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另外,想象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因为想象与情绪情感有密切关系,在医生指导下使病人产生积极的想象,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在国外有人把想象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手段,改变病人的不良心态,增强全身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康复。
     (
)想象的分类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如看到天空的朵朵白云时而象骏马,时而象北极熊,时而象山峦等。
     2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的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如作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述或图表说明而进行的想象。如阅读《红楼梦》时,在读者头脑中出现的贾宝玉、林袋玉的形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如上例中贾、林的形象就是作者曹雪芹根据创作目的而独立她刻画出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因此,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幻想(fantasy)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有理想和空想之分;理想是符合现实生活的发展规律,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想象。空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发展规律,而且毫无实现的可能的想象。
    
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因素,是任何创造性的工作、学习和研究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创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没有可以依据的固定模式。创造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目的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主客观条件等。另外,创造活动与创造者的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人格上有许多共同特点,如事业心强、有责任感、求知欲旺盛、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敢于冒险、独立性强、勤奋、顽强、自信等。
    
五、错误信念、错误思维方法及其病症
    
大脑应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反映。才会产生正确信息。若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便会产生错误的信念。有时,心理活动因为思维方法不符合辨证法的原则,也不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有的人缺乏科学医学依据,对自己正常的生理活动错误地认为是异常;或神经特别敏感,受书本的暗示以为自己患癌症等。所以,错误的健康观念和错误的思维方法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甚至心身疾病的产生(有关心身疾病有专门章节论述)
   
思维障碍(thought disorderdisturbance)可出现于许多种类的神经或精神疾病患者中。例如,在脑器质性疾病患者中;往往是抽象思维受损明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思维障碍成为他们的突出临床表现。在此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思维障碍作为例子加以介绍。该类病人的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组织观念,说话能否使人听懂)和思维内容(所表达的那些实际观念)两类。思维形式障碍的主要方式:不连贯(概念之间无联系)、语词新作(neologism,自造别人不懂的新词)、联想松弛(谈话很快换主题)、言词(speech)贫乏(用词量少)、持续(perseveration)和中断(bllocking,谈话突然中断)等。
   
所谓妄想是坚信一些本来在客观上不存在的事物,而且无法用解释或事实来纠正的认识。最常见的的有被害妄想(占妄想的65%)。还有:妄想知觉、躯体被动性妄想、思想插入、思维扩散、思维抽取等。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招生专线:0759-6655555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