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千亩生态园林式高等学府IDEAL PLACE FOR LEARNING

教师赴思榕公司培训,赋能智能制造新征程

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教师参与思榕智能装备公司精心举办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实践研修班”。此次培训以“夯实基础、强化实操、对接产线”为核心,旨在助力教师系统掌握机构、气动、电气三大模块知识技能,为后续教学及产学研融合储备能量。5天20个学时的密集培训,让参训教师在智能制造知识与技能上实现飞跃。

周一上午,占亚良老师以TY03《气动元件介绍及安装》课程开启培训。从气源处理三联件到各类气缸、电磁阀选型安装,结合产线案例,让教师们将参数与实际场景紧密相连。张鹏老师的JG01《机构工具的介绍与使用》,现场示范扭矩扳手等工具用法,纠正了“靠手感”的错误操作。下午,卢一峰老师的JG03《机构常用耗材介绍与使用》,对螺丝等耗材进行“失效分析”,凸显耗材品质对设备的重要性。张鹏老师的JG05《机构SOP识图及拆装》,带领拆解小型移栽模组,让教师体会“标准化”价值。

 

周二全天,龙浩辉老师带队进行JG08《打表实训》与JG05《机构拆装实训》。有教师在打表实训中误差控制在0.02mm以内;拆装实训里,某小组以47分钟完成“零缺陷”复原夺冠,教师们学会了“拆前拍照”等实战技巧。

 

周三,何青松老师以DQ01《电气工具、辅材介绍与使用》开场,全流程示范压线钳等工具使用。DQ02《电气元件介绍及使用》将继电器等元件的应用场景和故障讲解得通俗易懂。下午“教具工装学习”,有教师独立完成小型PLC控制盒布线并点亮三色灯。

 

周四周五连续两天,何老师带领开展DQ05《电气备线备板 - 实训》。从看电路图到上电测试,严格要求“零飞线、零露铜”。有教师1.5小时完成20根线标准化备板且耐压测试一次通过,领悟到“质量是设计操作出来的”。

 

通过案例教学,教师们串联起机构、气动、电气知识,形成“系统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了SOP识图等10余项标准动作,操作更加规范精准,为教学演示和指导学生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从“能用就行”转变为“零缺陷交付”,学会用数据说话,注重产品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匠精神。实训中的竞赛和互检,让教师们体会到“共享经验、共同担责”,提升了团队协作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培训中,教师们也认识到自身短板。部分教师机构精度调试经验欠缺,需学习激光干涉仪使用;电气故障排查思路单一,计划参加PLC程序诊断进阶班;现场5S习惯待巩固,回校后将以“工具归位图”自我管理。争取在学院内开展“气动元件快速选型”微分享,促进教师间交流,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主导小型治具改善项目,应用模块化拆装理念,缩短换型时间30%,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五天培训紧凑充实,教师们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质的提升,明确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教学方向。大家衷心感谢思榕公司五位老师的倾囊相授和人力资源部的精心组织。教师们将以培训为新起点,将所学融入教学科研,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招生专线:0759-6655555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