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徐时彬

 

教学质量问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永恒的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在今天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思考的焦点,是由于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带来的对教学质量的挑战。在办学规模大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尤其是规模的矛盾问题突现出来。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质与量的交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同。

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他指出,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质量,高等学校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高教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不断改善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教师、学生、条件、管理等)和外部因素,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从而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确保人才质量。

一、正确认识质量

1、质量的特点

提起质量人人皆知。最通常、通俗的理解是对事物、物质、产品的好与坏、上乘与低劣的概括综合评价。质量的核心是指事物、物质、产品本质属性、特征和基本功能、作用的集中反映和达到的有效程度。教学质量有以下特点:一是综合性和整体性,即受多种条件和多种因素所影响与制约,是多种指标的多层次的综合,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反映与体现;二是差异性和可比性,即不同时代、不同学校、不同办学理念、不同师资水平、不同生源、不同教学实训设备、不同管理能力的组合,或者在相同条件下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不同,其教学质量的水平也不同,而不同的教学质量指标反映了不同的办学与教学水平。对于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所培养的“特殊产品”一毕业生来说,质量就是学校根据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学校自己的传统、优势、特长所规定的培养人才目标、规格的基本标准和要求: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包括所应具备的品德、素质、知识、能力)。其水平的高低、质量恶劣、好坏,则是指指标达到上述标准、要求的有效程度。

2、对质量的看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观包括:坚持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坚持取得综合能力与加强动手能力相统一:坚持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坚持“多证书”制。质量是永恒的。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件事,哪一种物,哪一个人,不讲求质量,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不讲质量的学校是没有发展前途和生存空间,不按教育规律和管理原则去教书育人的管理是违背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因而是无序的、无果和无效的;脱离了培养目标、规格和职业、课程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教师是不合格教师,因而无质量可言;同样.不求进取、奋斗,没有一个明确目标严格要求自我的学生,不会受到社会欢迎,因而,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空间,更不用说推动历史前进。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主旋律,一刻也不能放松。

质量是动态的,不是僵化的,不是静止的。它是随时代的而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充实。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只看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知识迁移能力;新教育质量观重视素质、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教育的质量观,更重视动手能力、知识创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质量是辨证的。严格讲,质量具有双重性,既质和量辨证的统一,质中有量,量中有质。没有质的量不需要,没有量的质不满足。量是质的前提,质是量的集中,最高的反映。质量是多元的。从现代教育观,大教育观,终身教育观以及我国国情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教学质量的理解不应该是单一的、狭隘的,而应该是广义的多元的。切忌把质量狭隘的只局限在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应该看教育个体依据不同个性特征所努力达到的水平,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要求。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对质量做出定义。

二、质量标准的确立

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就是形成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和教学方法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学术水平的高低来评价。当前,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需要他们能掌握过硬的技术、能力,还应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因此,评价高职教学质量,要改变传统的人才观与质量观,不能用传统的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转到“知识+能力+素质”的评价观上来。

1、质量是有标准的

根据《纲要》和《高等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规定:“学用结合、按须施教、注重实效”,“努力体现职教特色,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想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等。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育,应结合各自的实际传统、优势、特色制定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质量标准,形成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

2、质量标准是有共性的

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共同要达到的标准: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奋进、创新精神和文化、文明素养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技能及工作的适应能力和职业岗位转换的能力。尽管各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质量标准有所侧重或程度不同,但上述共性的质量标准必须坚持和把握。

3、质量标准是有个性特色的

特色本身是反映一事物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性。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特色是质量的重要构成,质量中包含有特色,二者是相互伴随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是第一位的,是永恒的。质量是一个学校办学的一种共识标准,来源于学校教育与生产建设结合,特色服务于社会实践结晶的累积、提炼。没有质量的特色,就不能算真正特色,没有特色的质量不会受到社会欢迎的。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应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4.质量标准应从实际出发

体现不同地区、民族、发达程度的客观现实。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所院校以及所有高职院校,质量再高,也难以与本科相比。但是你培养的人,所学的专业及所具备的较好的实用本领、技术应用能力强,能下得去,留得住,则本科院校的学生则不一定办得到。所以,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从突出实用、实际、实践、实效方面建立标准,使高职人才的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实现“提前培养,同步使用”。

三、把提高育人质量,办出特色当作学校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生命线,只要有了正确、先进、科学的质量观,确立了质量标准,就应制定促进达到质量标准的强有力的政策,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组织实施节约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一丝不苟的认真落实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宏观培养目标为根本宗旨,和知道思想,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质量,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为基本原则组织进行。牢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观及教学的中心观、教学改革的核心观。

1、科学的教学观。要点是: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体,明显特色是生机活力,教学质量、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是有标准的、相对的。共性中有个性特色的。

2、现代的教学观。要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主体作用;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知识交流、智慧的交汇、思想交融、双向的沟通、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及法律地位上,一方是教育者,一方是受教育者,这是基本的,我们倡导尊师爱生,互敬互爱,平等相待,共同发展;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和智力、能力培养,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教师重点不是把学生教会,而是要教学生会学、会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广泛涉猎知识、信息的能力。

3、教学的中心观。要点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教学工作是构成学校“畅想曲”的主旋律,教学工作是院校长各项工作中第一位的工作;各项教学工作最重要、最关键、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细胞在第一线课堂讲授及实验、实训场所和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设计的师生教学现场。

4、改革的核心观。要点是:学校各项改革最核心的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大刀阔斧,不能老是单一的讲授,填鸭式,大力提倡启发式交流式、讨论式、案例式、自学指导式、写读书心得。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考试改革是教学的指挥棒,要从根本上彻底的改,解决执意死记硬背的无实际价值的害人的老办法。着重考理解、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四、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师是教育教学得以展开的根本保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是:扩招后,师资紧张,生师比急剧扩大,专任教师缺口增大,双师型教师不多,结构性短缺尤为突出,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无暇考虑教学质量的提高,再加上部分教师责任意识淡化,质量意识薄弱等。学院应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抓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风建设。

2、教学是一种双边性活动,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几乎同样重要的因素。在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的同时,学风状况堪忧。一些学生不求上进,只求及格“过关”;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抱着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心气浮躁;个别学生贪图玩乐,荒废学业。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某些学生文明素质较差,言谈举止有失大学生风范。根据某高校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30.2%的学生承认有厌学情绪;24.5%的学生承认不能独立完成作业;60.2%的学生承认同学中互抄作业的现象很多或较多;294%的学生认为考风不正,26.2%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现象多或较多;40.6%的学生承认很少涉足课外读物,这说明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这些数据说明,高校学风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要优化学风,必须首先整肃教风,重塑师德,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与氛围;人才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变革更新,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志向以及未来职业设计;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入校后,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大学学习和专业理想教育,并把这种教育贯串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3、要加大相应的实验、实习、实训场所要建设的投入,建立与之适应的实训场地。通过产学结合等多种途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其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相适应。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领导、同行听课制度。二是强化教学检查制度。三是健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学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是学校最高教学评议组织。四是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这一制度对于强化教师质量意识,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五是严格实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照章处理个别因责任心不强而发生教学事故的教师。六是推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当然,对教学信息员需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学校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教学评价指标的内涵以及信息采集的方法。这些制度的实施对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学的监督和评价,必将发挥很好的作用。

观念是先导,不同的质量观就会形成不同的人才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树立适应性质量观,为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培养适用的技术人才。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