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常态突显特色促进学院加强内涵建设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评估工作做法与体会

 

根据我院的评估申请,教育厅专家组于52021日对我院申请评估基本条件进行核查后,200871013日,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主任杨应崧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8人,对我院进行了为期3天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8名来自省内的观察员全程观摩和协助了评估工作。在评估的准备和迎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评估对于我院不断明确办学目标与定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学院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下面就我院评建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作为案例与兄弟院校分享。

一、准备工作强化常态、三重三轻

(一)保持平常心态,重

评估20字方针虽明确指出重在建设,但要真正做到这点,关键是全院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和中层干部对待评估的正确态度。

我院是2003年在广东省医药学校基础上升格而来,虽然,我们早就明确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但作为一所刚由中专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我们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方面进行过多种探索,其中既有中专的烙印,也有本科的缩影,我们2005年按老评估方案来指导办学,做了两年下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等核心问题上总觉得差不多是本科的翻版,学院比较彷徨。

“16号文颁发特别是我们拿到新评估方案草案后,学院领导敏锐地看到我国高职教育将面临一场变革,毅然决定按新评估方案准备评估,以新评估方案作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导向,在全院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不能为了评估而评估,要真正以评促建。我们组织全院教职工,全面分析学院教学工作现状,查找工作不足,明确建设方向和整改任务,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一是在全院范围多次召开院领导、中层干部、教学人员、非教学人员、学生等层次的座谈会,层层进行思想发动;二是建设并开通了迎评促建专题网站,编印并组织学习《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通过校园网、院报、广播站、各系部简报、宣传栏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评估工作宣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师生员工明确了评估工作实质就是内涵建设工作,就是自己的日常工作,全院上下自然形成了重视、关心、支持、主动参与评估的良好局面和氛围,为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因此,评建工作得到了主管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自2005年成立评建办以来,经过了三年多的评建准备工作,经历了新、旧评估方案的准备过程,在评估态度、评估做法方面经受了各种观念的冲击,我们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内涵建设这一判断标准贯穿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之中,使评建工作方向不偏,也未出现评估准备与日常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二)保持工作常态,重积累突击

1.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并贯穿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新评估方案对学院的发展有导向作用,专家组的现场考察方法也对学院的发展有导向作用,如深度访谈说课两项考察方法是不可能突击准备的,只能平时的积累,而在积累过程中,提高了教职工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并将之贯穿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加强了学院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虽然是今年5月份正式颁发,但“16号文2006年底就正式出台了,评估方案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要素的说明都是在强调“16号文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有的甚至就是16号文的原话!因此,评建工作的关键就是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对“16号文精神的把握程度如何。我们通过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座、派中层干部和教学骨干外出学习培训、自学相关文件和有关专家文章、追踪高职高专教育网上信息等方式加深对“16号文的理解和把握,特别在071118邀请教育部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八位专家来校四天指导评建工作,对学院把握“16号文精神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我们认识到,秉承“16号文精神的新评估方案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对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院要求全体师生员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改革,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按职业教育的要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顶岗实习、专业建设等内涵问题,使教职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

07年、08年学院开展了两次全院教师参与的说课活动,从课程组、教研组、系部、学院四个层面进行,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最后通过决赛评出学院层面的奖项若干名给予奖励,一开始,部分教师不理解、不支持、不会说,有情绪,我们拟出说课提纲,请外校专家来校讲座,在校内树立说课典型等方式来引领和带动全校,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是有效的,我们07年上了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08年又有二门课程入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等成果,都与学院推进说课活动分不开的,现在,全院教师都行动起来了,说课已成为课程组、教研组的日常教研活动之一。

2.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并规范格式

原始材料的积累和格式是体现一所学校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从05年开始就要求各部门按档案的要求来积累和规范日常工作原始材料,通过三年多的认真归类和整理,各部门建立了自己的工作档案,如教学单位建立了基本信息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教研室档案、专业档案、课程档案、学生档案、产学研合作档案、英语考级档案、计算机考级档案、大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档案、系部日常运转档案等十二大类档案,通过工作档案的建立,积累和规范了原始材料,使各部门工作更加条理化和规范化,有力促进了内涵建设,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认可。

(三)保持数据库的真实状态,重源头审查

数据库是新方案的一大亮点,但填制过程中我们走了弯路,主要是思想上我们把它认为是填给评估专家看的,因此在填写时强调层层把关,最后在数据汇总时出现了许多走样,不是真实状态。如7.2课程数据表的填写,一些教研组长修改了教师填写的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数据一公示,填写教师说,我的课程教学设计不是这样的,原始材料也不是这样的,就引发了很多问题。通过处理这些类似问题,我们深深觉得,数据库平台实质上就是学院的基础管理平台、日常工作平台,不是为了给评估专家看而临时填写的表格,这些体会都是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得来的!

所以,我们填制数据库时紧抓四个原则,一是真实,二是源头,三是及时,四是公开,即数据库的填报由工作发生部门、工作经手人填制,为保证数据真实性,不安排非工作发生部门或非工作经手人审查数据,填写人填制确认后挂在学院校园网内网在全院内公示,如有改动,要说明原因并向评建办提出申请,评建办给予权限后才能改动,这样,学院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对比,知道自己的工作差距在什么地方,学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也可随时看到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展,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内涵建设。

二、评估过程突显特色,帮助学院发展

(一)先进行申请评估基本条件的核查,使三方受益

正式评估前先进行申请评估基本条件的核查是我省首创,我们认为,通过对硬件的专门核查能使三方受益,一是学校可掌握自己离申请评估基本条件的差距,是否可进行正式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思路;二是省教育厅通过先对申请评估条件的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院校能及时掌握,提高了评估的效率;三是减轻正式评估时专家组的工作量,使专家组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校的内涵建设。

(二)正式评估专家组的工作,使学院心服口服

专家组进校第一天就明确评估工作是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把脉诊断开方,专家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使全院教职工对评估的目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待评估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了主动,不仅被抽到剖析的专业和访谈的老师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甚至有的老师主动找专家交流,有的专业主动向专家组申请进行专业剖析,请专家把脉诊断开方,这些都是在以往的评估中少见或不见的,说明我们强化常态的思路是正确的,也说明专家组的工作方法是正确的。

三、保证评建工作取得成效的三个法宝

(一)领导重视

虽然新评估方案不主张专家进校时搞群众运动,但平时的以评促建则要求全员参与。我们将迎接评估当作发展的重要契机,以方案为引领,全力促进学院各项工作,这些,离不会学院领导的支持。因此,我院在2007年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也相应成立了评建工作机构,学院书记、院长亲自抓评估,深入研究、精心部署、科学指导评建各阶段工作,确定迎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与各部门签订《评建工作责任书》,指导评建办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对院系评建工作、资料归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督查。

(二)科学谋划

积极落实“16号文精神,以评促建,离开科学谋划将成为空谈。我院在组织上成立了由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建办,评估员、评估联系员组成了评建组织框架;在内涵上将迎评促健工作划分为学习研讨、基础建设、提炼完善、整改提高、迎评参评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规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分工;在形式上通过各种评建会议、评建网建设、公示等谋划、指导、答疑、检查各项评建任务完成情况,稳步推进评建工作。

(三)外界支持

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兄弟院校、校内药厂、校外96家实践教学基地、历届校友所在单位、学生家长等重视,关心、支持我院评建工作。上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不仅给予了我们鼓舞和精神动力,也为评建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

四、我院评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按专家组组长杨应崧教授的反馈,我院抓住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与定位、凝聚了人气、规范了教学管理、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走上了注重内涵建设的健康发展道路,发展势头强劲。总的来说是观点到位、定位准确、管理规范、专业课程建设有深度、实训基地建设有理念、设施好育人环境好、班子结构好、“16号文”学得深、行业支持力度大、年轻有朝气、学院十分有特色有希望。

 

学院地址:广东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 邮编:524400

Copyright © since 200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粤ICP备12032275号